期中考結束的週五晚上,剛在吃過消夜,一時臨時興起,揪著阿哲,兩個人,一台機車就往阿里山衝了,抵達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時,才凌晨兩點左右,好在我們來過幾次,對於摸黑上山的路線已經算是十分熟悉。我們兩人一前一後行進在黑暗中的步道,兩側是高聳矗立的巨木群,茂密的樹冠幾乎遮掩整片天空,只露出無數零零散散的孔洞,猶如一塊破碎的黑布,由巨木撐起覆蓋在我們頭頂上。黑暗靜謐裡,除了手電筒的燈光、呼吸聲與腳步聲,剩下的只有沉睡中的森林所散發出的無限神秘。帶著敬畏的心,沿著步道指示拾級而上,我們終於到來祝山觀日平台。

 

今天沒有月亮,除了滿布星斗的夜空相伴,這時整個平台就只有我們兩個人,與冷冽的風。跳向遠方的層峰疊巒,稜線隱約可見,一個巨大的山頭就座落在稜線中央附近,散發著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。不知何時開始,在中央山頭裡出現許多忽明忽暗的亮光,雖然微小,但在高山純淨的夜空下,倒顯得清晰可辨,它們此起彼落地閃爍,像是在打著神祕的密碼,我試圖去理解它想表達的意思,但隨即猜想到,那可能是正準備攻頂台灣最高峰—玉山的登山隊伍吧。

 

放棄解密的我朝黑暗中揮了揮手後,轉而將目光移往觀日平台下方的山谷裡俯瞰,黑暗中燈火零星分布的神木村,猶如倒映在湖水裡的星空,偶有車輛行駛往來,恰如流星劃過天際,一道道在相互輝映著。正與阿哲讚嘆著眼前如此奇幻映像之際,左邊一簇又一簇的雲朵飄了過來,它們看似緩慢地逐漸聚攏,卻一眨眼就遮蔽了山谷裡的星空,取而代之的是翻騰洶湧的雲海,恣意蔓延著,直到佔據了整個谷地的天空。

 

冷風似乎更加清冽了,看看時間已經過了凌晨四點,不遠處的石階上,傳來叮叮咚咚的清脆聲響,遠遠聽著彷彿彈珠從石階上滾下,又像敲琴般的聲音,不規則卻和諧地奏鳴著。我們循著聲音前進,發現原來是樹上的露珠凝結成了冰珠,滑落而下撞擊石階的聲響,冰珠撞擊地面後,大概是凝結不完全的緣故,立刻又碎成了一小攤冰與水的混和物。這時我們才發覺到涼亭上溫度計顯示—零下2度C。儘管有足夠的禦寒衣物,山頂上的寒風仍讓我們不禁瑟縮了一下。

 

慢慢地開始有遊客不斷到來,一大波遊客更在陣陣森林小火車的鳴笛後湧現,頓時觀日平台上鼓噪了起來,嘈雜的人聲似乎能驅走了身上的寒意,身體已經不覺得有那麼冷了。這時往山脈稜線上看去,黑夜業已經逐漸退去,像變淡的墨水,有漸層地從稜線上暈染至整片天空。緊接著,天空逐漸由淡墨色轉帶著一點微藍,再慢慢地變化成淡淡的暗金橙色,很快地,天已經大亮,已經能很清楚看見所在周遭的事物了。此時腳下滾滾的雲海則顯得更加清晰躍動,心想如果棉花會沸騰的話,會是這個樣子嗎?

 

突然間,一道倒三角形的金色光束,從某個山頭後竄出,大約在玉山主峰的北邊,周遭的遊客開始又鼓譟了起來,大家齊一將目光注視著三角形光束的頂點。然後倒三角形頂點的角度逐漸變大,光芒也愈加濃郁,像是一把逐漸展開的金扇,大約就在角度開到120度時,一顆小小的金豆,在眾人驚呼下從頂點的山影後跳了出來!霎那間,光芒四射,將所到之處全染上了一層金箔,而我的臉上也立刻感受到一股暖烘烘的觸感,仿佛陽光在為我受凍的雙頰輕輕地按揉著,不到一分鐘,太陽已經露出大半,強烈的光芒已令人無法直視,索性閉上眼睛,去享受並沐浴在這片刻的溫柔。

 

周圍的快門聲仍未間歇,而沒帶相機的我,早已將此刻美景烙印在心中的快門。也不知道過了多久,阿哲突然推推我,將我從陶醉中拉回,微微睜開並揉揉略感酸憊的眼睛,發現太陽已經完全現身了。阿哲指指涼亭後方,我才發現好幾株粉白的櫻花已經完全綻開,在朝陽與藍天的襯托下,更添艷麗,像極了各具特色的仙女們,婀娜多姿地在我們面前綻放舞姿,猶如為今日的日出盛宴獻上最美的一場的華麗開場舞。

 

幾聲低鳴傳來,小火車即將下山,我與阿哲趕在最後一刻上了車,依依不捨地告別山頂上的美景。小火車紅色的車頭,是阿里山火車的特徵,車廂內隱約可以嗅到柴油發動機傳來的味道,給人一種懷舊的感覺,不禁遙想當年先人開山伐木的盛況。隨著火車低鳴,我們穿梭在蔥蔥鬱鬱的森林裡,從窗戶望出去,每個窗戶就像是自成一格的美景,茂密的巨木、蜿蜒的鐵道、架空矗立的鐵橋等等特有的景緻,一一躍動到不同的窗格裡。我推開窗戶想更貼近它們,瀰漫在空氣中的森林氣息,立刻濃郁地迎面撲來,漱爽而清新,讓人不自覺貪婪地大口呼吸著,心靈似乎也得到了淨空,生活中的瑣事煩惱,暫時一掃而盡。

 

列車就像一條鮮紅的蛇,在翠綠的山林裡纏繞,它也像是這座森林的守護者,在執行著每一天的巡視,它逐一向沿途的植物、動物進行點名確認,確保大家今天都生氣盎然,偶遇到遊客們行經鐵道旁邊,它更會熱情地鳴笛打招呼,而由我們在車上向車外的遊客大力地揮著手,彼此雖然陌生,卻有默契地連結。

 

列車停靠在沼平車站後,我們下車循著步道而行,步道是沿著火車軌道設立的,許多遊客早已擠滿在軌道周圍,原來軌道兩旁的櫻花也都完全綻放了,形成一條粉白色的櫻花隧道,隨著晨風的輕拂,櫻花瓣像白雪一般輕柔飄落著,幾個年輕女孩,隨之輕舞了起來。而此時剛剛停靠的火車,再次啟程往下要到阿里山火車站,經過這個櫻花隧道時,颳起一陣較大的旋風,捲起了一場小型的櫻花暴風雪,所到之處櫻雪紛飛,令人不禁目眩神迷。

看著列車消失在隧道的尾端轉彎處,阿哲提議去找一棵比較少人去的神木—香林神木(它並非後來由光武檜所改名的第二代神木代表—阿里山香林神木)。我們循著導覽看板上的地圖指標一路前進,沿途經過許多不知名的巨木,樹林間眾多不知名的鳥類,在朝陽的喚醒下,此起彼落地演奏著晨之樂章,我們一邊走一邊欣賞聆聽著,心情也跟著愉悅輕快起來。不久抵達香林國小,穿過長廊來到校舍後方,此時面對的山林,是一個向下的山谷,陽光還未能完全覆罩,大部分區域還躲藏在山影之中,因此山谷裡不時仍有霧氣嬝繞升起。循著石階而下,可見附近越來越多的秋葵梯田,再往前不久,一株參天巨木就昂立在我們眼前,它就是香林神木。碩大的胸圍,大概要十幾個人才能合抱,樹幹高聳穿入頭頂的雲霧之中,讓人無法一眼看到樹冠的盡頭。雖然它沒有二代神木光武檜那樣地盛名,地點也較為隱僻,但歷經兩千多個秋冬的淬鍊仍使其巨大地令人聶服。

 

告別這株頗具威嚴的神木爺爺,我們沿著另一條步道往上,在步道頂端,V字形的千歲檜神木正擺出勝利般的歡呼姿勢歡迎著我們,由於這裡是大眾路線,許多遊客爭先與它比Ya合照。再往前走就是現存最大的神木光武檜,現稱阿里山香林神木,它巨大的氣勢同樣驚人,不過由於遊客眾多,反而顯得十分親民,像是個和藹的老爺爺,張開懷抱,輕撫每一個前來親近它的遊客。

 

我們順著巨木步道一路向下,沿途跟許多巨木爺爺一一打過招呼,來到神木車站,第一代的阿里山神木,就靜靜地躺在那邊。幾十年前它還是阿里山最重要的代表象徵,它歷經日據時代的伐木盛況,與隨之而來的森林鐵路觀光興起,後來不幸遭遇雷擊導致焚燒而死亡,但仍堅持挺立多年後才不敵豪雨而斷裂傾倒,如今它安詳地躺在鐵道旁邊,慢慢地腐朽,慢慢地被野草、青苔所覆蓋,但是它的精神至今仍存留在許多人心中,即便卸下了主角的光環,它仍化身守護者般,默默地守護著這片森林與造訪的遊客。

 

帶著緬懷與謙卑的心,我和阿哲告別老神木沿著車站旁的鐵道漫行,我們時而踩著碎石,時而跨上軌道來段平衡秀,或是將耳多貼近軌道,傾聽鐵軌振動的聲音,用來推測是否有火車接近。歷經歲月的枕木散發出一股淡淡的焦油味,混合鐵軌的金屬氣息與森林的芬多精,形成一種使人懷舊的迷幻,幻想置身上個世紀,蒸汽火車頭,賣力拉著萬噸木材,奔馳於高山林道之間的繁榮景象,將許多珍貴、上好的原木,從這裡出發到台灣各地、乃至日本。

 

回到機車旁,已是近午時分,隨著機車一路向山下滑行,我們討論著,是否有更多、更大的神木,因為過去時代的演變與人類的需求而倒下? 人類生活與大自然的拉鋸,完全取決於主事者的一念之間,我們應當更加謙卑地面對萬物,因為人類的能力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話,很容易就會產生過度開發與破壞,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物種滅絕。所幸阿里山並沒有被砍伐殆盡,只要持續提倡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,多加推廣山林生態保護教育,這些美好的山林美景定將可以繼續傳頌下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螢火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